第117章 你如何看待清流
作者:王云迪   大宋小商圣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这个年轻宦官为人谦逊,行为举止得体,没有一般宦官那种鬼鬼祟祟或飘忽不定的眼神,也没有傲慢的态度。他对陈铭也十分礼貌,这让陈铭对他产生了好感。“小公公,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你,只叫公公显得生疏,也不便于区分啊……”马车上,陈铭微笑着问年轻宦官,这马车是宫里的,传达命令接人总不能步行,皇家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。“奴婢不敢失礼……现在伺候王老祖宗,千户他们都叫我小曹。”“小曹?”“奴婢曹化淳……”陈铭一听这个名字,脑子里嗡的一声,果然是穿越,到哪里都能碰到名人!这位小曹公公虽然现在默默无闻,甚至在未来几年还会遭遇不幸,但后来却是声名鹊起,长期侍奉某位重要人物……
    嗯,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第二梯队!念头飞快转动,他脸上的笑容更加和蔼。“小曹公公的文采,我十分敬佩,将来若有机会,我们可以一起探讨……”陈铭满脸堆笑,试图拉近与曹化淳的关系,这让对方感到受宠若惊。陈铭热情开朗,言谈风趣,曹化淳也是年轻人,两人交谈甚欢。不知不觉间,陈铭硬是塞给曹化淳一锭银子,说是事情紧急,先请小曹公公收下,以后有机会再一起研究文学问题。曹化淳推辞了几下,但在马车上,动作不宜太大。于是,曹化淳只好收下银子,继续与陈铭谈论诗词歌赋。
    就这样,他们乘坐马车,随着曹化淳闲聊,向北走了大约三个时辰,才来到皇城的东侧门。到了门口自然要下车,曹化淳和陈铭出示了令牌,经过守卫的仔细检查后,被允许通行。跟着曹化淳在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中穿梭了半天,陈铭都有些迷失方向了。就在他头晕目眩的时候,他们来到了一座庭院。庭院门口有宦官守卫,但一见到曹化淳,都躬身行礼,任由曹化淳带着陈铭进入。曹化淳将陈铭带到接待客人的房间。“小陈千户请稍作休息,我去请老祖宗……”曹化淳周到地安排好陈铭,恭敬地说完,便快步离开了。陈铭这一等,竟然等了半个时辰。
    坐在椅子里有些昏昏欲睡,只见曹化淳匆忙归来。
    曹化淳轻声报告:“老祖宗公务繁忙……命我来请小陈千户过去谈话。”
    说着,他邀请陈铭一同进入另一处庭院,来到一间宽敞的值房。
    值房内有一个巨大的书柜,占据了整面墙壁,书柜前还有一张长形书桌,桌上堆叠如山的文件。
    书桌后坐着的正是身穿蟒袍的王安,他紧皱眉头,双眼直盯着书桌上的一本书册。
    “卑职城南千户所副千户陈铭,见过王老内相!”
    陈铭上前一步,大声行礼问候。
    司礼监秉笔太监被誉为内相,地位可与外朝阁老平起平坐。
    即使论级别也是正四品,远高于陈铭这个从五品的副千户,按礼节和情理都应上前施礼。
    陈铭并没有某些文人或穿越前辈的傲慢与偏见,不轻视这些宦官,否则也不会在来的车上与曹化淳谈得如此投机。
    “哦?小陈千户来了,咱家事多……只好请你移步了……”
    王安抬头笑着对陈铭说。
    不过陈铭注意到,老太监的眉头仍未舒展。
    “卑职的职责就是四处奔波捉拿盗匪,承受不起内相如此厚爱,若有旨意,尽管吩咐!”
    陈铭按照下属的口吻规矩地回答。
    这是在宫中,自然不能与外界相比,说话必须谨慎。
    “小陈千户果然成熟稳重,坐下说话吧!”
    王安调侃了一句,转头示意曹化淳搬来一个锦垫,请陈铭坐下。
    陈铭客气地说了一句,便不再推辞,恭敬地坐下,坐姿端正,半个臀部轻轻接触锦垫。
    看着陈铭举止庄重,一脸英气,老太监暗暗点头。
    “小陈千户见识不凡,咱家这里有件事,想请你一起商量商量?”
    王安似笑非笑地问陈铭。
    陈铭恭敬地答道:“您老的书桌上恐怕都是军国大事,小子只是个爪牙,粗人……”
    “你这小子,滑头得很,一个粗人能想到请真武大帝下凡收取‘治安费’?”
    王安端着茶盏,却没有送到嘴边,而是意味深长地笑着对陈铭说。
    “咳咳……那是特殊情况,既然您老不把我当外人,就请赐教,看看能否给小子一些启示。”
    陈铭闻言,笑着回答。
    一番话说得让王安没有再挑出毛病。
    “外朝似乎文官们又上书,请求皇爷罢免矿监税使,此事各方意见不一,议论纷纷……清流,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王安语气平淡地问陈铭。
    话虽说得轻松,但听者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!
    老太监是在设陷阱吗?
    按理说,不至于吧?
    难道自己又触犯了小人?
    陈铭心中转过无数思绪,脸上随之变换了几种表情。
    “怎么了?遇到难题了?”
    看到陈铭的样子,王安的笑容更甚,连忙问道,他的预料与陈铭的反应不谋而合。
    如果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听到这样的国家大事还能保持平静无波,王安会怀疑其中有诈。
    稍作思考后,陈铭沉着声音回答:“这种国家大事,按照规矩,我们这些军人是无权干涉的……”
    “行了,那是在外人面前,现在只有你我,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    王安摆摆手,双眼瞬间变得炯炯有神,仿佛相信陈铭能给出答案。
    “要说这事简单,古人有言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既然这是皇上的意思,卑职自然全力支持!”
    见老太监步步紧逼,陈铭不得不表明立场,咬咬牙,先确定自己的立场再说。
    私人对话中,模棱两可的态度最忌讳,只能选择一方坚定站队。
    “话虽如此,但外面流传着一句话,我大明乃是皇上与士大夫共享的天下,这些读书人对矿监税使深感厌恶,多次上书列举其中的弊端……”
    王安点头表示接受陈铭的态度,但收敛了笑容,语气严肃地说。
    “卑职冒昧,这些所谓读书人的言论,我不敢苟同……他们的说法,说得客气点是胡言乱语,直白点就是无稽之谈!”
    陈铭起身,一脸严肃地对王安说道。
    闻言,王安脸色骤变,厉声呵斥:“哼!小子,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如此诋毁全天下的读书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