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忠国公
作者:墙角的蘑菇   落日不念长空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中年男子在门口轻咳一声,示意屋内之人他的到来。他的声音不大却浑厚有力。
    屋内没有回应——他也没有特地要等到回应才进。
    他大脚一跨,进到羽字号厢房,身体没有转身,双手向两边运气一推,门“啪”的一声就关上了。
    他绕过屏风,见到坐在餐桌前的盘获,他行礼。
    “臣,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    “平身,顾国公不用多礼。”盘获说。
    原来这个中年男子正是忠国公顾彪。
    顾彪直起身,扫视了一眼满桌剩菜残羹,进而看到太子座位旁的空位,以及桌上明显用过的碗筷。
    他横眉立目,目光射向顾荏,中气十足,严肃地说:“顾荏,怎么这么无礼,竟然与太子同桌用餐!”
    面对自己父亲的指摘与误会,顾荏情绪不见波动,只是淡淡地陈述事实,说道:“父亲,同桌用餐之人另有其人。”
    “好!很好,继续保持!切记,太子是主子,不要妄想与主子称兄道弟。太子有你的忠心耿耿就够了!”顾彪豪气地说,也没有继续质疑。
    “是。”顾荏也只是淡淡地应允。
    顾家的宅子与太子外祖父家比邻而居,太子幼时有一段时间居住于外祖父家,也因此他们顾家几个孩子与太子自小相识便相识,后来他的兄长、他以及顾苒都有作为太子伴读陆续入宫。
    起初他的父亲并没有对他们与太子的往来做约束,自从由“忠国伯”连晋两级,被敕封为“忠国公”后,顾彪就时不时地耳提面命,反复提及这些话。因此,这些话从小到大,顾荏不知听过多少回了。
    而盘获呢?顾彪都敢当着他的面说这番话了,不言而喻,他这些年,也没少听这些话。
    盘获也不与顾彪计较,他说他的,顾荏他们如他们的父亲的“谆谆教诲”的,对盘获付出忠心,而亲近度?多一些,也少一些吧。
    唉,每每这时候,盘获都不禁回忆起阿芷,那个对他坦诚以待、掏心掏肺的女孩。
    顾家无不都在劝他“放下”,但不断提醒他让他“放不下”的也是他们啊……
    “顾国公,喝杯茶吧。”盘获起身。
    他们让过一处屏风,去到了厢房的茶室。
    俗话说,演戏演全套,离开了跫音阁,穆连紫假意问了外面街道几个摊贩,附近何处有茅房。
    也接着询问茅房之际,她观察了一会儿是否有人跟着她,确定无人之后,她往城西而去。
    大杂院在城南,穆连缃也是在去大杂院的途中跑掉,最可能的不是会偷偷去大杂院或者去万事无忧坊吗?
    穆连紫为何往城西去呢?
    俗话又说,狡兔命长因为有三窟。万事无忧坊的规模还不算大,与业内数一数二的“无门”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,但是这几年他们的发展势头很好,在云都各处、各坊间都有自己的线人与据点。
    现下她先去城西,看穆连缃是否在那边留下信息,如果没有,她趁机也可以留下只言片语告知她现在的情况,以避免他又出现今天这般冲动之举。
    云都的区域划分有各自的群聚特点。
    一般达官贵族居住城东,城南大多数是穷苦人家,城北以官府机构居多,城西呢?这里有最热闹的市集、最有意思的瓦舍、最有趣的杂耍……
    城西是云都人民生活气息的体现,这里是云都最繁华的地方,但也是鱼龙混杂之地,三教九流,这里应有尽有。
    穆连紫脚程挺快,不多时就到了城西。
    她来到罗家布庄旁边一条不是很宽的巷子。
    这条巷子虽然地处闹市,但或许因为这里错落地堆放着巷子两边的店铺——罗家布庄和罗家成衣店的一些杂物,也或许因为这条巷子也是罗家的产业,因此这里几乎没有人走动。
    穆连紫向巷子里走去,目的地是巷子尽头右转,瓦舍的后院。
    才绕过一处高高叠起的箩筐,她便看到眼前有两名女子正在巷子里。
    穆连紫赶紧躲在迭起的两个木桶后,屏息探听。
    巷子中是两名年轻女子,一个身穿鹅黄色绸缎的衣裳,衣裳上还用金线绣着繁花,衣裳衬得女孩肤色更加娇嫩粉白。
    黄杉女子脸上画着精致的妆,两片薄唇精工雕琢般,唇的边界明晰可见,唇上涂抹着亮汪汪的殷红,娇红欲滴。
    啧啧,真是个美人!穆连紫心中啧啧称叹,但也不禁叹惋——人美,却如那两片薄唇般,尖锐无情。
    黄杉女子正在破口大骂,但似乎有所顾忌,所以声音并不很大,说出的话一句比一句难听。
    “你个下贱胚子,舅母问我,你抢着回答是想干什么?想出头?”
    被她骂的女孩梳着双髻,穿着绿色粗棉布衣服,不用多想,她应该是一个黄衣女子的丫鬟。她根本不敢多言,只能含着泪,咬着唇,低头,对方骂。
    “给你八辈子的福分你也不可能改变身份,你活该卑贱……”黄衣女子谩骂着,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话,发现不够解气,便动起手去掐丫鬟的胳膊。
    丫鬟吃痛地躲了躲。
    而这个行为更激怒黄衣女子。
    她看到旁边架子上有根木棍,顺手就拿起木棍向丫鬟打去,嘴里还在骂着:“还敢躲是吗!命贱,胆子倒是挺大!”
    她狠狠地打了丫鬟一棍,丫鬟痛得跌坐在地上。她抬起手,又是一棍,丫鬟也不敢反抗,闭上眼睛,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准备生生受上这一棍。
    但,预想中的棍痛没有如期而至。
    丫鬟鼓起勇气抬起头,眼泪遮蔽了双眼有些看不清,她擦了擦眼睛,这才看清,是一名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女子,她抓住了即将落下的棍子。
    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的人除了穆连紫还能是谁?
    她原来只是认为是主子责骂做错事的奴仆,想着那是别人的“家务事”,她也不好插手。她便在一旁等着,看她们什么时候离开。
    穆连紫心里还在忖度,如果她们在这里时间太长,势必耽误她的时间。她正在思考要不要换一条路之时,就看到黄衣女子已经不满足于骂,反倒动起手来。
    于心不忍,她还是出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