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触目精心
作者:码字的翻肚鱼   我真的没打算造反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“大人,大人,户部拨的粮食送来了。“小吏急匆匆地来报。
    此时的盐院衙门,宋林甫正在同高泊告知长芦的详细情况。
    高泊原先与钟山一样是太子近卫,姬御第一次前来长芦的时候,向太子索要了连同钟山在内的十名近卫,长芦任务结束之后,这些人也就直接跟着姬御了。
    此次派遣高泊前来也是也因为当初共同在长芦呆了好几个月,与宋林甫也算是相熟。
    听到属下来报,宋林甫眉头一挑,与高泊对视一眼,两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色。
    这批粮食的到来,对于正处困境中的长芦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。
    “来得正是时候。”宋林甫微微一笑,对小吏说道,“有多少粮食?”
    “回大人,运送粮草的押运官说这次有五千石。”小吏回答道。
    “五千石吗,”宋林甫自语道,“那也不错了,至少解决了眼下长芦的燃眉之急。”
    他转身对小吏说道:“你速去安排人接收并妥善储存这些粮食,确保它们的安全。”
    “是,大人!”小吏领命而去。
    高泊听闻粮食已至,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他此次前来长芦,除了了解当地情况外,也有监督粮食调拨之责,如今粮食及时送达,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一大半。
    他站起身来对宋林甫拱手道:“宋大人,既然粮食已经送到,我这就准备回京向殿下复命了。”
    宋林甫闻言,神色微微一凝,他沉思片刻后,对高泊说道:“高将军,户部既然已经拨了粮食下来,那么不管如何都会引起一定的警觉,你切记嘱咐殿下不可操之过急。”
    高泊来到长芦之后,便把在户部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宋林甫。
    宋林甫也是相当的吃惊,他确实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内幕。
    若不是因为长芦的难民确实粮食紧缺,如果不是因为他恰好能与京城的姬御搭上话,待来年秋收一过,还真的被他们漫天过海了。
    高泊点了点头,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宋大人请放心,我会将您的意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殿下。”
    他稍作停顿,接着说道:“但是,冀州吏司很可能会派人到长芦来核实情况。我希望宋大人能巧妙地与他们周旋,确保不要泄露殿下已经知晓此事的消息。”
    宋林甫听后,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,“我明白,高将军,请转告殿下,我会竭尽全力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    高泊郑重地说道,脸上露出深深的敬意,“有宋大人在,我自然是放心的。此次任务完成,我也算是可以给殿下一个交代了。”
    宋林甫微微一笑,摆手道:“高将军过奖了,这本是我分内之事,长芦的百姓正在受苦,我作为朝廷命官,怎能坐视不理?”
    两人相视一笑,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。
    “那么,高将军,你何时动身回京?”宋林甫问道。
    “明日一早便起程,早日将消息带回给殿下,也好让殿下早做准备。”高泊回答道。
    宋林甫点了点头,“如此甚好,今晚我会设宴为高将军饯行,希望高将军不要推辞。”
    “宋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,但此行任务紧急,我还是尽早动身的好,等日后有机会,再与宋大人共饮。”高泊抱拳说道。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不强留了,高将军一路顺风,早日归来。”宋林甫说道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......
    经过几日的奔波,姬御派遣到全国各地县衙调查粮草调配情况的人员也都陆续回京。
    随着他们的归来,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被带回了京城,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各地粮草的储备、调配以及运输情况。
    这些都是绕过户部的记录,直接从最底层的县衙直接查探的。
    这件事情户部一定会绕过各地的县衙,因为战时粮草调令无法违抗,必然不用在乎各地官员的看法,必然不会有人想要再分一部分利益出去。
    姬御在书房内,一份份仔细翻阅这些资料,眉头紧锁,随着阅读的深入,他的脸色愈发阴沉。
    他猛地一拍桌子,“砰”的一声巨响在空旷的书房内回荡,震得桌上的文房四宝都跳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岂有此理。”
    “宜川五万大军,加上十五万左右的民夫,二十万人四个月的所需怎么也不会超过三十五万石粮食,这还不算幽州的大军自己自带的干粮。”
    “这些初步的记录显示,四个月的战事,全国各地足足调遣了四十多万石的粮食。”姬御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,带着不可抑制的愤怒。
    “殿下息怒。”钟山等人齐声劝道。
    一众亲卫虽然在劝姬御息怒,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愤怒可都不低,这些人可都是从各大军营中挑选出来的,而且此次一同跟随姬御前往宜川,这种事情没有哪一个上过前线的战士可以忍受。
    战场上拼死拼活地为大周流血牺牲,就是为了保护后方的这些蛀虫?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忍受?
    姬御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,他知道,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,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冷静下来,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    姬御沉默了片刻,然后缓缓地说道:“钟山,你去找太子,让他派人,加强京城和各州县的暗中监视,特别是对那些吏司和与粮草调配相关的官员,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。”
    此次涉及到的人员太多,太广,姬御在京城手中没有一兵一卒,只能是让太子调派人手,虽然姬御手中有着太子的令牌,但是如此庞大的人员调动,还是让太子亲自下令的好。
    “是,殿下。”钟山应道,他明白姬御的考量,也清楚这个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,“我会亲自前往东宫,向太子禀明情况,并请求他协助我们进行暗中监视。”
    姬御点了点头,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果决,“记住,我们必须小心行事,必须要将其一网打尽。”
    钟山肃然应道:“是,殿下,我明白,我会嘱咐下去,让他们都小心行事,确保不出任何差错。”